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汶村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发布机构: | 本网 | 生成日期: | 2022-03-07 10:33:08 |
汶村,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沃土。解放战争期间,在滨海总队属下台南独立大队的领导下,这里诞生了一批英雄儿女,成为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地。台南独立大队战士们在汶村的战斗岁月,汶村人民矢志不忘。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及其属下六个独立大队的成长经历
1944年初的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根据地的那井区人民组建深井青年抗日自卫队。同年,活跃在中山、新会边境的人民武装泰山大队向台山派驻了一支人民武装队伍;同年12月下旬,三区抗日联防大队从古兜山出发,进抵大隆洞九迳一带,在此宣布成立台山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大队(后改番号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四团),全面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日伪顽军。1945年,深井青年抗日自卫队加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四团,成为革命武装力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支队伍如星火燎原,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成为拥有1500多人的人民武装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属下有六个独立大队(台新赤独立大队、台南独立大队、恩开台独立大队、恩阳台独立大队、台北独立大队、护航大队),其中台南独立大队主要活动在台南地区,领导台山沿海人民的革命斗争。
二、九岗堡人民掩护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开展革命斗争
1945年9月底10月初,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恩平朗底集结,遭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3000多人的围剿。四团突围后,大部分官兵由吴桐、李德光、林兴华、黄国明等带领返回台山九区(辖汶村、海宴、沙栏)九岗堡(现九岗村)、十区(辖深井、那扶、大隆洞,北陡后划归恩阳台边区)禾镰坑以及大隆洞一带活动。四团立脚未稳,国民党一五九师的一个团即尾追而来围剿。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掩护下,一五九师到处扑空,从而保护了这支队伍,渡过了艰苦岁月。1946年2月,原四团人员改编为滨海大队,大队长吴桐,政委郑锦波,副大队长林兴华,副政委李德光。1946年4月中旬,活动在九岗堡、禾镰坑等地人员,以商人或教师职业作掩护坚持斗争。
三、汶凤和晏西两乡人民参加民兵队并配合武工组开展革命斗争
1945年11月,中共台开赤中心县委书记黄文康派共产党员陈肇汉(陂头冲源村人)回台山九区汶村活动,在冲源村建立交通站,站长陈衡,交通员陈一鸣、陈山,并发展陈衡入党。在陈肇汉、陈衡等革命先辈的影响下,带出了村里一大批有觉悟的农民加入到革命队伍里,村里先后有近40多人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滨海总队战斗等。
1946年6月,滨海总队负责人林兴华派陈弟(太平村人)回太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秘密建立联络站。1947年2月,陈弟在太平庄3条自然村发动青年成立太平村民兵队,队长陈华央,副队长陈福旺。
1947年2月,中共台开赤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陈中福、李文带领武工组在汶村村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民兵队和农会,在九岗14条自然村发动90人成立九岗民兵队,队长与农会会长均为林十七。3月,在五乡莫用好家建立联络站,站长杨汝锡。其次,3月成立陂头民兵队,队长陈一鸣;大担民兵队,队长陈新发;小担民兵队,其中一连长谭作荣,二连长谭锡麟;沙奇民兵队,队长陈光汉。4月,陈中福、李文在汶村发动陈桂荣、陈启明、侯锦卫等32人成立了汶村民兵队,队长侯锦卫;成立上头民兵队,队长谭存进;五乡民兵队,队长马中坚;凤村民兵队,队长陈金中。5月,成立高朗民兵队,队长陈正弟;升康民兵队,队长甄廉庆;白沙民兵队,队长余况中;红花朗民兵队,队长陈润牛;五联民兵队,队长刘维创;天光民兵队,队长甄植生。同时,各村相继成立了农会,任命了农会会长。
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