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

您现在的位置 :
疫情防控小知识
  • 2022-09-26 19:11:11
  • 来源: 江门市政府网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字体:    

   ? 勤洗手

  ? 戴口罩

  ? 常通风

  ? 一米距

  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每个人都是抗疫的主角。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请各位市民响应号召,积极配合核酸筛查,做到不漏检、不少检;积极落实管控要求,做到不聚集、不乱跑;积极抵制不良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同时做好自我防护,以下防控知识,请大家再次复习牢记。


  一、新冠肺炎的主要的症状和表现是什么?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

  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早期发烧症状比例较低,很多患者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

  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基于人群的观察性研究也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到医院就诊、住院以及重症的风险与其他毒株感染者相比均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发热、干咳、喉咙痛、头痛、乏力、鼻塞等。


  二、新冠肺炎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前 1-2 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

  传染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


  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

  勤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细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细菌、病毒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而用脏手触摸物体表面,一些细菌、病毒又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科学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做到科学选戴口罩,既达到防护效果,又避免资源浪费。

  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遵守1米线。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因此,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即为社交安全距离。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仅能降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常通风。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油烟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保持厕所卫生。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疫苗接种。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


  四、哪些方法可以灭活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